木材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关键角色 新盛娱乐客服威信【89678120】新盛娱乐客服电话-19147398191
**
木材,作为植物生长形成的木质化组织加工而成的材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世界公认的用途广泛的四大原料(木材、钢材、水泥、塑料)之一,更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深深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树木从幼苗成长为可用之材,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但正是这种可再生的天然特性,使其在古代便对人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支持。可以说,人类使用木材的历史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早期人类为满足对土地、火、光和热的基本需求,就已经开始大量消耗木材。无论是大规模垦林开荒,还是制作狩猎、耕作工具,亦或是家庭生活中的烹饪、取暖,以及社会生产里的烧制陶瓷、冶金等活动,木材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等诸多优良特性,这使其成为备受青睐的建筑材料。在我国古建筑中,木材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府邸与民房的建造,形成了独特且成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体系。日本古代迁都平安京(京都)的原因之一,便是旧都城因营建需求导致森林滥伐。正如那句 “随着森林的枯竭,文明也将开始衰落” 所言,木材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具备良好的弹性、抗冲击性和耐久性,木材在古代还是船筏制造的理想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吴越诸国就已拥有颇具规模的船只建造和修理工场。到了两汉和南北朝时期,造船工场更是宏伟壮观。唐宋以后,造船技术与工艺不断革新,所造船只的结构愈发坚固合理。然而,随着木材需求的日益增长,许多地方的木材资源遭到了极大消耗。例如,郑和停止下西洋的原因之一,便是造船木材短缺,造船厂获取木材的成本大幅增加。
在历史的长河中,木材的流通引发了诸多贸易与冲突。早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就有大量木材从克里特岛、塞浦路斯等地运往埃及的记载。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攻打西西里岛的目的之一便是获取造船木材。罗马帝国为维持繁荣,也曾到北非、伊比利亚半岛和高卢掠夺木材。新航路开辟后,木材需求持续攀升,同时新的域外木材被发现,如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的桃花芯木、红木,印度的黑檀、柚木、檀香木等纷纷运往欧洲。此外,为种植经济作物(尤其是蔗糖),大量森林被砍伐,蔗糖加工又消耗大量薪材,使得木材贸易盛极一时。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繁荣背后伴随着殖民屠杀、财富掠夺与海外征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木产品贸易市场迅速扩张。造纸机器的发明,使木材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材料。在木船时代,木材作为主要造船材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许多冲突都围绕着保护或夺取宜林地区及确保木材供应而展开。例如,18 世纪下半叶,欧洲列强觊觎波兰,除了其自身衰落和重要地理位置外,波兰作为优质木材产地也是重要原因。而英国在击败法国、获得法属加拿大后,凭借从加拿大源源不断运来的木材,建立起完整的木材加工体系,实现造船木料升级,为其舰队称霸世界奠定了基础。
我国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历经历朝历代的建造活动,木材消耗巨大,因此常需从异域进口木材。早期受交通条件限制,木材流通范围较为狭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技术进步,木材逐渐成为跨区域的重要交易品。日本因地理和气候适宜树木生长,其优质木材成为输往中国的重要商品。《三国志》记载,日本女王卑弥呼曾向曹魏进献 “丹木”。隋唐时期,中日民间贸易兴起,楠木等木材成为进口货物之一。南宋时期,从日本输入的楠、桧、松、杉等木材数量众多且用途广泛,其中 “罗木” 尤为珍贵,南宋高宗曾用其建造翠寒堂。此外,据《诸蕃志》记载,南宋还从东南亚进口珍贵的乌木与苏木。
明代,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外贸活动频繁。学者研究表明,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为了宣扬国威,还旨在确保苏木等物品的供应。据统计,暹罗在明代曾多次遣使中国,进贡大量苏木。在明朝与日本的勘合贸易中,日本勘合船所装载货物除矿产资源和工艺品外,还有从南海进口的中转贸易品苏木,且供应充足,一度被用作折抵官员俸禄。同时,通过工匠的精湛技艺,海外带回的紫檀木成为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清朝时期,除与周边国家贸易外,与欧美国家的贸易也有所发展,檀香木成为从美国进口的重要货物之一。进入近代,西方除向我国输入工业品外,也输入包括木材在内的 “杂货类” 物品,且木材在进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如今,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积极提出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以应对这一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随着 “低碳” 理念深入人心,木材因其原料生产可再生、产品制造低能耗低污染、产品使用节能低碳以及产品利用可再循环等特性,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者测算表明,仅靠植树造林难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但森林作为重要的生物固碳资源,通过植树造林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木材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从传统的建筑、家具制造,到现代新型的木材应用方式,如将竹子加工成高性能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内饰和电子设备外壳等领域,木材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创新潜力。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木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合理利用木材资源,选择合法采伐且环保的木材产品,保护濒危木材种类,共同守护珍贵的自然资源,让木材在生态平衡的轨道上持续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力量。